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》 > 2000年第2期
编号:10264948
鼻腔良性骨母细胞瘤1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》 2000年第2期
     作者:杨儒道

    单位:(监利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湖北监利,433300)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000230 患者,女,26岁。进行性左鼻塞伴出血3个月余,近月鼻出血频繁,每4~5 d出血1次,量较多,门诊治疗无效。1989年11月28日下午,因左鼻出血行凡士林纱条填塞后,以“出血性鼻息肉”收治入院。体检:T 37℃,P 80次/min,BP 100/70 mmHg(1 mmHg=0.133 kPa)。贫血貌,眼耳无异常发现。心电图正常。胸透:双肺纹理增强。肝脾不肿大。实验室检查:HGb 55 g/L,BT 3 min,CT 3 min,肝功能正常。左中鼻甲水肿呈息肉样变,左中鼻道可见一新生物,蚕豆大小,淡红色,表面粗糙,血管较丰富,基底部不清楚,渗血不止,似息肉。鼻窦X片示左筛窦炎症。于12月2日在局麻下行左侧鼻息肉、中鼻甲切除术。术中见其外侧有一蚕豆大小新生物。用鼻息肉钳钳夹,至完全摘除后,开放筛窦,清理鼻腔,未见残蒂。填入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。术中出血约200 ml。

    手术前后均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及止血剂。72 h后分次抽出鼻腔纱条,无出血,通气好,每日清理鼻腔1次,于12月9日痊愈出院。肉眼所见:送检材料为灰白、灰红碎组织,有砂砾感。镜下所见:主要为增殖的骨母细胞,数量多而较肥大,其排列及分布密度较规则,形态大小一致,核呈卵圆形或圆形、无异型性,间质内血管丰富,并可见散在的破骨细胞及分化较好的骨小梁形成。诊断为良性骨母细胞瘤。随访1年,无鼻出血及复发。■

    (收稿 1999-04-21 修回 1999-08-01), 百拇医药